當你的才華還撐不起你的野心時,你要做的是靜下心來學習 [轉載]
大多數學生(包含我自己)常常不曉得究竟書要讀到什麼程度才夠?要拚的人很多,能拚的人更多,可門就那麼大,你若發現自己不屬於那種特拚的人,每當想做一些比較特立獨行的決定又想到其他人都是這樣過來的,但在不確定因素太高的情況下,是不是通常就選擇回到社會規範好的教育制度求一份保險和心安?
其實,我在紐西蘭讀大學時也是屬於那種對自己關注的事情花很多心思鑽研,對課本心不在焉的人,比如說網路、社群、樂評……再加上紐西蘭大學學風開放,上課不用點名,功課不會有人逼你,只要繳足學費,要混還是苦讀都是你自己的選擇。
當時有位很會讀書又有人生目標的馬克斯學長,他是我一位很要好的朋友,可是看不慣我一天到晚守著筆電,在網路上爬文寫部落格。他為了多讀點書,常約我到大學那間24小時開放的電腦教室熬通宵。可惜不知長進的我總是左耳進右耳出,大多是馬克斯唸書,我在旁邊默默地上網寫部落格記錄自己的生活瑣事。而只要我每次寫部落格,學長就會苦口婆心地勸道:「你可以不要再浪費自己時間了嗎?我們是來這裡讀書的耶。」
我當時聽不進去馬克斯學長的話,直到畢業後進入職場才逐漸有所體會,他不是要表達學歷是一個人畢生追求的目標,也不是要表達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他只是想告訴我:「當你的才華還撐不起你的野心時,你要做的是靜下心來學習。」
我們每個人都有權利追求自己心中所求,可是在選擇離開校園前,應該先充分地思考自己的天分、特質、興趣、夢想在哪裡?如果有,你又為你的夢想做了那些準備,有沒有不計成敗、不管未來如何的勇氣去追求?
學歷真的沒那麼重要,重要的是你在追求學歷的過程中學到了多少。而若我們有能力拿出比學歷更簡單更能評判自我的價值,當然可以很大聲的說學歷不重要,可是如果尚未有能力,卻還拼命的說學歷不重要,那也只是憤青的自我安慰罷了。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