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2月, 2014的文章

利用NS2軟體模擬各種TCP版本_實作篇(二)

圖片
2.環境建置 A.安裝好Linux環境 這一步的話我就不多贅述了,網路上頗多教學的,例如什麼,如何安裝Ubuntu. Fedora. centos......等, B.安裝好NS2 之前就先拍好影片了,就不多說什麼 C.測試環境安裝正確 其實影片後半段就有了啦... 敝人龜毛了點又多講這段 打開terminal 輸入ns 前面出現%之後 輸入nam 都安裝正確的話會出現這個畫面喔>.= D.本次實驗基本指令 到指定資料夾底下編譯要的檔案與TCP版本 EX:ns filename.tcl tcp_version 編譯沒有問題會出現此圖 開啟新的terminal 輸入gnuplot 在方才編譯好的資料夾底下輸入圖中指令 輸入正確指令且繪製成功的圖表 本次實驗原始碼就上 柯志亨老師的網站找就好 <===超多東西可學的 3.結果圖與分析 A. 觀察TCP Tahoe congestion windows的變化 圖 A-1 Tahoe的CWND變化圖 從A-1圖中我們可以看到TCP的Congestion window的值會呈現週期性的重複變化。TCP Tahoe 開始執行時,先由slow-start(SS)開始,CWND超過ssthresh時進入擁塞避免(CA)階段。由於傳送到網路上的丟包不斷增加,當超出允許能傳送到網路上的個數時,路由器開始使用Drop-Tail演算法將資料包丟掉。當封包遺失時,TCP Tahoe會將ssthresh設為發現封包遺失時的一半,接著將CWND的值設為1。Tahoe重新進入slow-start階段。 B. 觀察TCP Reno congestion windows的變化 圖 B-1 Reno的CWND變化圖 如圖B-1所示,當偵測到封包遺失時,Reno會將ssthresh和CWND的值設為先前CWND值的一半。因此在重送遺失的封包後,TCP Reno會由CA階段開始。由於結束Fast recovery後,Reno的CWND由先前CWND值得1/2開始增加,所以得到的平均吞吐量較Tahoe佳,可由下圖得知。 圖 B-2 Tahoe 與Reno平均吞吐量比較圖 ...

利用NS2軟體模擬各種TCP版本_背景知識篇(一)

圖片
封包運作情況 目錄 1.背景知識 2.環境建置 3.結果圖與分析 4.參考文獻 1.背景知識 A.壅塞控制     一般而言, TCP 的壅塞控制機制主要可分為 slow-start 、 Congestion avoidance 、 Fast retransmission 、 Fast recovery 與 Timeout retransmission 五個階段: 1.   slow-start :也叫做指數增長期,傳送初期或者封包遺失 重傳時整個連線類似於從零開始的狀態,會以指數的方式增長,每收到一個 ACK( 經過一個 RTT) , cwnd 就提升一倍。 2.   Congestion avoidance :當 cwnd 超過 sstresh , TCP 就進入壅塞避免期,在此期間每經過一個 RTT 時間, cwnd 的值才會增加一個 segment ,(一個 segment 通常指一個 MTU 大小)以避免 cwnd 增加太快而導致封包遺失。此時的 cwnd 以線性的方式增加。 3.   Fast restrasmission :當 TCP 源端收到到三個相同的 ACK 副本時,即認為有數據包丟失,則源端重傳丟失的數據包,而不必等待 RTO 超時。同時將 ssthresh 設置為當前 cwnd 值的一半,並且將 cwnd 減為原先的一半。 4.   Fast recovery :當 " 舊 " 數據包離開網路後,才能發送 " 新 " 數據包進入網路,即同一時刻在網路中傳輸的數據包數量是恆定的。如果發送方收到一個重覆的 ACK ,則認為已經有一個數據包離開了網路,於是將擁塞視窗加 1 。 5.   Timeout retransmission :當 RTO 計時器時間滿了之後,就會重新傳送新的封包。 B.TCP Tahoe TCP 早期的版本, Tahoe 具備 TCP 基本架構,包括慢啟動、壅塞避免、重傳狀態。 TCP 在 Tahoe 這版本中加入了快速重傳 (Fast retransmit) 的方法。快速重傳機制是依據重複 (Duplicate) ACKs 作為重送封包的機制,當收到 3 個重複 ...

無線網路系統_隨堂問題(六)

圖片
1.GEO 還有 LEO 的相鄰衛星角度相比,誰的角度大? 為什麼? 角度會是LEO > GEO 越低空的衛星角度會大於越高空的 由 衛星繞行速度 公式V=根號下(GM/R)得到半徑越大,線速度越小,角速度也越小,而我們知道高度是GEO > MEO > LEO,得證角速度:GEO < MEO < LEO,角速度單位為w/s ,所以越高空的衛星角度會越小 要是忘記角速度是啥可以看圖回憶一下 參考資料 1.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557753606.html 2.http://www.geo-orbit.org/sizepgs/geodef.html

基於Cisco packet tracer模擬RIP OSPF RIPng OSPFv3 路由協定運作情況與實作

圖片
本次實驗TOPO 目錄 1.背景知識 2.路由器設定 3.Packet tracer 4.結果圖 5.實作狀況 6.參考文獻 1.背景知識 Packet tracer 一款由思科系統開發的思科路由配置模擬器,可用於培訓和教育,也可用於研究簡單的計算機網路模擬。 IPv6         網際網路協定的最新版本,用於封包交換網際網路的網路層協議,旨在解決 IPv4 位址枯竭問題。 動態路由協定         動態路由協定可以讓路由器自動學習到其他路由器的網路,並且網路拓撲發生改變後自動更新路由表。網路管理員只需要配置動態路由協定即可,相比人工指定轉發策略,工作量大大減少。 RIP 一種使用最廣泛的內部網關協議( IGP )。( IGP )是在內部網路上使用的路由協議 ( 在少數情形下 , 也可以用於連接到網際網路的網路 ) ,它可以通過不斷的交換信息讓路由器動態的適應網路連接的變化,這些信息包括每個路由器可以到達哪些網路,這些網路有多遠等。 RIP 屬於網路層。 OSPF 是對鏈路狀態路由協議的一種實現,隸屬內部網關協議( IGP ),故運作於自治系統內部。著名的迪克斯加演算法被用來計算最短路徑樹。它使用「代價( Cost )」作為路由度量。鏈路狀態資料庫( LSDB )用來保存當前網路拓撲結構,它在同一區域中的所有路由器上是相同的。 OSPF 分為 OSPFv2 和 OSPFv3 兩個版本 , 其中 OSPFv2 用在 IPv4 網路, OSPFv3 用在 IPv6 網路。 OSPFv2 是由 RFC 2328 定義的, OSPFv3 是由 RFC 5340 定義的。 RIPng RIPng(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 next generation) 在 RFC 2080 中被定義,主要是針對 IPv6 做一些延伸的規範 2.路由器設定 檔案太長,所以截個小圖參考就好XD 3.Packet tracer 如果沒有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