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1月, 2019的文章

『如何說出好故事|故事架構介紹|輕鬆做出大師級故事架構』

圖片
『前言』 這是一篇介紹如何寫出好的故事架構的方法,內容取材自 Dan Harmon(丹。哈蒙),當代最強的(寫作家?),由他所提出的 Story circle,只要用八個步驟解構你的故事,就可以編織出一個充滿娛樂性且信服於人的故事,掌握好當中的原則,不管是之後想要寫腳本,或是進行內容行銷的撰寫,文案的產出,都可以使用,廢話不多說,讓我們開始吧。 『故事』 Story Circle 是 Dan Harmon 在精煉出千面英雄以及英雄之旅兩本經典的故事架構寫作書後的產物,每一個故事,都會需要一個主要開始進行冒險,接著在冒險中獲得成長,回到故鄉,這固然是很老套的劇情,但是卻十分受用,像是迪士尼的電影就很多都是這典型的故事流程,例如:阿拉丁、鋼鐵人等。下面將介紹主要是哪八個步驟,先是介紹主角在這步驟中的順序以及發展,接著也講述,這八個步驟在圓環當中的相關性。 『哪八個步驟?』 Dan Harmon 在介紹自己的 Story Circle 時,曾經簡化成以下口訣,『You Need GO! Search Find Take Return Change』,分表代表主角在整個旅程中所遇到的事件。下面我會使用 Coco(可可夜總會)來作為例子。 ㄧ、You: 認識主角,建立世界觀 當我們開始進行故事前,得先讓觀眾知道整個故事的世界觀為何,從而帶出主角所處在的環境,這裡最好是越快建立越好,通常這裡故事可能先由主角的家庭成員介紹起,帶到主角朋友,以及些日常生活狀況等。在可可夜總會中,故事開頭介紹,生長在墨西哥長大的 Miguel ,三代都從事著製鞋業,爸爸如此,其兒子 Miguel 也應該如此,然而 Miguel 的志向卻是在音樂上,而且嚮往過世已久的音樂家 de la Cruz (德古拉斯) 二、Need: 主角追求些什麼 世界觀建立好之後,接著放入主角不滿的現狀為何,也就是給予需求,誘發出主角開始旅途的契子。在可可夜總會中,我們了解 Miguel 所處的環境跟自己的不滿,家裡人不斷阻止 Miguel 的音樂之路,甚至在 Miguel 進行嗜好時,從而打斷並強烈威脅他,至此 Miguel 的目標跟動機已然開朗,成為音樂家。 三、GO! 前往未知世界 主角為了取得之前的需求,而開始踏入自己不

『目標管理|SMART原則|最有效的目標管理原則』

圖片
『前言』 這是一篇關於如何使用 SMART 原則來幫忙制定一個合理可量化的目標,這個不論是在個人年度計畫使用、社群短期目標建立、或是企業長期目標規劃上都是滿不錯的選擇,而且是由彼得杜拉克所提出的,我想這是滿好 follow 且已經被多數人使用的原則,而且用處可大可小,想跟大家分享下我最近讀下來的心得與感想。 『故事』 新的一年又即將到來,不論你處於人生哪個階段,我相信或多或少製作過個人年度願望清單,例如把減肥、發大財、找到新對象等,在今年沒有達成的遺憾,想要在新的一年間補回來,期望有更好的自己。但更多的是,每年因為現實壓力,不論是家庭因素、公司問題、或是出現意料之外的事件等,導致自己無法將願望清單上的東西逐一刪去,結果新的一年又到了,如此反反覆覆下,就會覺得沒有計畫也沒差。 其實這不是計畫的問題,而是在於你所記錄上去的東西有沒有被量化或者是被審視過,例如說想要減肥好了,結果你在願望清單上寫”我要減肥”,這個很好了,只是缺少許多細節,例如具體數字、打算在幾月之前完成、你要怎麼開始執行等,有許多細節需要被撰寫下來,而 SMART原則,正是用來處理這種問題,用來審視各種**目標**是否有辦法被有效地管理。 SMART原則是由五個英文單字的開頭縮寫組合而成,分別代表 Specific(具體的)、Measurable(可測量的)、Attainable(可達成的)、Relevant(相關性)、明確截止日期(Time-based)。我們回到剛剛“我要減肥”這個例子,來看看我們怎麼樣來改進我們的目標。先假設我說兩個月好了,從農曆新年開始算起大概是 2/1 號,時間限制在 8 週裡面來進行減重的行為,那麼要減多少呢?就先設定個十五公斤吧,因為我想回到年輕的樣貌,接下來是要怎麼減重,我應該開始減少每餐外食吃的量,然後每週抽個三天出來慢跑1.5小時好了,因為工作太忙,這樣應該就可以達到我所設定的目標。 好的,至此我想我們已經比一開始好上許多了,我們有具體時限跟執行策略,不是一句“我要減肥”而已。恭喜你,現在我們來用看 SMART 原則審視一下我們剛剛的規劃。首先很明顯的,Specific 已經鮮明許多,八週內減重15公斤,Time-based 也在其中體現出來,公斤本身可以使用 weight scale 進行量測,再來是

『平台內容分析|自媒體介紹|PGC跟OGC的定位 | UGC/PGC/OGC 說明』

圖片
『前言』 最近在看些行銷的相關知識,畢竟是新的領域,總是有許多常見的名詞需要紀錄,向這邊所主講的 UGC/PGC/PGC,就還滿常見的,配合這幾年平台思維起來,最常見的就是社群媒體,裡面的內容是由誰產生的,就被定義成上面三個 GC。本篇內容側重在這三個名詞定義,與現實生活中對應的例子說明。 『普通用戶、youtube 網紅、合作夥伴、如何區別 UGC/PGC/OGC』 這邊是使用 youtube,這個有大量群眾的媒體,進行解析,一般來說,只要是透過 youtube 上傳的影片,都可以算是 UGC(User-generated Content) 的部分,也就是**平凡人**,畢竟這是 UG; 平台營運一段時間之後,自然或多或少會有人的影片品質不斷上升,其靠的是背後**專業**團隊的成果展現,可以說是 PGC(Professionally-generated Content); 最後說的是 OGC(Occupationally-generated Content),這個我覺得算是有**目的性盈利**的 PGC。 這三者最顯而易見的演化之路就是,從一般使用者,也就是 UGC,累積經驗,知道市場方向後,逐漸轉成 PGC,有時候會隨著粉絲成長與顧及內容產出品質,而開始組建團隊,一是分散工作量,二是讓專業交給專業來做,最後,透過流量轉化的方式,開始導入其他收入來源,例如:使用廣告插播、添加合作廠商業配、配置聯盟行銷連結等,有目的性地轉化原本的粉絲流量成金流。 『心智圖|生產主體X金流X簽約與否』 前面已經簡單介紹三個 GC 在平台上的定義,其實不難看出主要就是差在這三件事情,**專業生產與否**、有沒有**金流**、是不是平台**簽約合作**對象,第三個通常會歸類在 OGC 裡頭,這也是為何其他說明常見 OGC 會與 PGC 交疊。 『從平台角度如何看待三者定位』 顯而易見的,深為平台營運商,想要說服你的股東,或是融資人時,你需要拿出你的用戶基數,也就是 UGC 的部分,可以藉此說明具體有多少人跟每日產出內容有多少。下一個問題就是內容是垃圾訊息或是有專業性質,身為使用者,我在使用時會不會覺得使用你們家產品時,是浪費時間的,這時候可以舉出你有哪幾個比較知名或是具有影響力的 PGC,通常也會是 KOL。OGC 就變成是有

『如何學習|應用加分思維|避免錨定效應|主動式學習實用篇』

圖片
『前言』 這是一邊講述在人生無時無刻都在學習時,可以應用的一種心理狀態,也就是加分思維[2],同時了解錨定效應[3]是如何阻礙我們在學習上的心情,透過例子來了解這其中的差異。最近在準備新領域考試時,突然找到學習的方法[1],這真的很有趣,於是整理了這個方法的思路跟操作方式。 『故事』 假設你要準備會計學證照考試好了,但你是個完全沒接觸過的人,但又必須在有限時間內達成一定目標,這時候該怎麼做呢? 如果你是開始拿起會計學課本,慢慢翻開第一章節讀起來,想說讀完之後,在開始練習題目,結果你發現花了大把時間下去,題目表現不佳,又浪費了時間,這時候容易造成心理上焦慮而影響準備效率。 在一開始你要先做的事情就是,不去閱讀第一章節的內容,而是直接去寫題目,對,就是在你什麼都不知道的情況下去寫題目,這樣的目的是為了** 定位 **你自己現在的位置,這麼做過一輪之後,你就知道自己在這個基礎之下,你所有的能力在哪邊。接下來,我們再回去開始讀第一章節的內容,這時候你一定會發現有許多** 名詞(Entity) **,在剛剛寫題目的過程中有看到過,而且有些多有些少,這時,你隱隱約約地知道說,在第一章節中什麼內容是重點,你會變成** 主動地 **在尋找內容來讀,而不會是茫然的閱讀後,再寫題目。這兩者在效率上是有顯著差異的。 『加分思維,逐步疊加』 在後半部的故事當中,這是種加分思維的操作方式,你先定位自己的 立基點 ,之後怎麼學習都是基礎上進行 疊加 的,如果說一開始分數為30分,那就30分,因為這並非正式考試,重點也不在這裡,而是要知道定位,接著隨著你開始主動式閱讀之後,你會慢慢疊加新的知識上去,這時候自然會反映在分數上,如果一來,你會可以看到 40->50->以此類推,這樣就是加分思維的表現方式之一。 『錨定效應,壓力與落差』 如果我們先讀好內容在開始寫題目時,你多少會有些自我期待,我花了大概8小時在第一章,總該有個80/90分吧,這時候你對自己已經有個期許,分數已經被定錨了,該出來之後的分數到期許分數間,這中間的差異,就容易造成心中的 失落感 產生,有些人可以輕鬆的代謝掉,但像我們這種平凡人,多少還是會受 打擊 的,在這情況下,就容易 影響 我們對會計學這個科目的 興趣 。 『實際應用:愉悅的減肥』 上面

遠端加班利器-Vscode Remote-讓你颱風天也能在家上班 >.=

圖片
介紹 擁有多台電腦對現在的開發者來說是很正常的事情,更常見的是擁有效能強力的主機,跟隨身攜帶走方便簡報的筆電,問題來了,當你正在會場中,發現你跑的數字不對,需要遠端電腦協助時,該怎麼辦呢?這時候 ssh 就會登場了,那是老三步,現在我們要走新三步。 #Remote-SSH 螢幕截圖 你可以擁有更優質的選擇 Remote-SSh,這是一款由 M$ 提供在 VScode 上的新插件,可以讓你在遠端打開 Vscode 就操作遠端的 FileSystem,而且安裝過程十分無腦,成果更是大大滿足,這就像是,你只要去花十分鐘辦理快速通關,然後出國玩時,不用在那邊慢慢出關,一樣爽。 [安裝過程] #Step1: 本地端確認公鑰是否存在 Mac/Linus 位置 ~/.ssh/id_rsa.pub M$ 位置 %USERPROFILE%\.ssh\id_rsa.pub 上述位置中沒有 id_rsa.pub 檔案的話,請移往 step2 繼續進行操作,如果你不確定手上的 *.pub 是什麼,也可以重新弄一個。 #Step2: 本地端生成公鑰(opt) 依照相方指令輸入參數以生成金鑰,好了後,再去 step1 當中的資料夾確認東西是否成功產出。 生成金鑰小天使 $ ssh-keygen -t rsa -b 4096 #Step3: 上傳公鑰到遠端 我們要把公鑰(id_rsa.pub)上傳到我們遠端電腦去。 macOS/linux 使用者請依照下方指令在本地端上傳公鑰 Template: ssh-copy-id your-user-name-on-host@host-fqdn-or-ip-goes-here 範例: ssh-copy-id -i ~/.ssh/id_rsa.pub Obama@172.71.86.12 M$ 請依照下方指令在本地端上傳公鑰 SET REMOTEHOST=your-user-name-on-host@host-fqdn-or-ip-goes-here scp %USERPROFILE%\.ssh\id_rsa.pub %REMOTEHOST%:~/tmp.pub ssh %REMOTEHOST% "mkdir -p ~/.ssh && chm

【賽局理論在狀態機中的運用,從高度視角來觀測全局】

狀態機,是個非常強而有力的數學模型,可應用在很多場合,程式方面,機械設計,金融等。但是他很難去做描述跟說明,而且往往也脫離不了數學表達,於是乎,這邊從比較簡單的情境去做說明,我們會先走過定義,接著從簡單的情境到複雜的情境來帶領各位看狀態機的應用。 我們先簡單定義一個狀態機,首先把幾個狀態寫下來,接著就可以把這些狀態包覆起來,再來嘗試描述一大堆事件,而這些事件在任意時間中,有 95% 都會落在你所描述的狀態當中,且能夠自我保持(self-contain)。好比在地板上畫個圓,之後把數個小紙球往天空一灑,接著看紙球的分布狀況,紙球為我們所描述的事件,落在圓圈外的會是 Exception (例外事件),把這些例外事件也包覆在狀態機中的話,就可以是完整狀態機。 我們先從情境比較簡單的例子開始著手:電燈。電燈會有開、關兩個狀態,我將電燈關掉就是從「開的狀態」接收到事件(關燈),變成「關的狀態」,反之亦然,那麼會不會有從「開的狀態」接收某事件後,依然維持在「開的狀態」呢?當然會有,當我們進行開燈動作之後,反之亦然。「如圖一所示」 至此我們其實對於狀態機有個大略模糊的概念,但是過程其實滿痛苦的,讓我們用有效的方式來重新審視這一切,首先畫出井字格,並在上方與左方空格各填入屬性(properties),填入開、關,那下面的空格就是來思考看看這些狀態之間的轉換,之間的事件是否存在於合理,例如說開可以到開嗎?可以,我們寫下event1,開可以到關嗎?可以,我們寫下event2,以此類推把各個狀態之間的轉換寫完,「如圖二所示」,如此一來,就是用很高的視角在觀測全局的樣貌。 讓我們稍微整理一下現在的資訊,我們剛剛找出開、關兩個屬性,與之間的事件,之間的動作,用另一個圖案來表達剛剛的資訊。 「如圖三所示」 我的老天爺呀!這不就是 class diagram 的基本款 嗎?我們剛剛定義了名為電燈的 class ,並同時說明這個 class 是什麼跟可以做什麼。 (題外話,因為開關燈之間的轉換其實不太容易被打斷或干擾,畢竟時間短暫,所以這個轉換稱為 statement,但是換成核彈的啟動流程呢?是就很多打斷的機會了吧,例如說飛彈點火失敗,發射站按錯密碼等,這個可以被打斷,我們稱為 expression) > 希望上面的例子有稍微讓你了解狀態機是什麼。

定向:訊息傳遞技巧,化抽象為具象

圖片
留學生活 圖片乃抽象表達的一種方法,可以藉由顏色大小位置構圖來告訴閱聽人,你所表達的事物,不用太多細節,只要幾個基本形狀你就可以表達出你想要的含義。 . 舉例來說:時不時常會出現的心智圖就是一個常見的例子,將你所想表達的關係用線去做連結,連接點跟點之間可以表達方向與數量,再來就是用圓形方形三角形表現出差異,以凸顯其中的不同之處。 . 時常被拿出來說故事的影片“The Heider-Simmel Illusion ”也是種表現手法。影像中只有圓形方形與三角形,但之間的互動卻讓你感覺到情緒,或是自己可以瞎掰出些故事情節來,這就是抽象的能力,一個真相在那裡,卻因不同人的觀察與感受產生不同的事實。 . 文字中也有這種例子,還好我們是中文使用者,剛好有不少成語可以使用,例如最簡單的“物極必反”,什麼事情物極必反?很多事情很多層面都可以,當你吃太多生魚片時,你將會被生魚片吞噬,當你過度開心時,你將會忘記某些細節。 . 這很神奇嗎?其實也不會,這是你大腦思考的必經過程之一,找出規律,只是在這邊化成文字去做表達,圖片亦可。但如果只是這樣便容易模糊焦點,你可以在傳遞訊息時,讓人們看到你想讓他們看到的,有時,人們只會看到他想看的而已。 . 這個問題是範圍(scope) 太過廣了,這時候給他定向,多數時候可以解決這問題,以避免被人說這太過於空泛。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打高射砲。雜誌中常出現的設計對白,網路上常出現的四格改圖漫畫,就是使用定向的技巧解決萬用圖片的難題。例如:把人從高樓丟出去的那張,四個坐著興奮的男生那張等。 . 閱讀至此的你已經了解到抽象的能力與表現方式,還有最重要操作訊息傳遞的定向技巧,在點開”閱讀更多“之前,你已經看到這張 gif 所呈現的內容了,現在替影像打上 #留學生活 的文字進行註記,這樣就是定向的一種應用方式。

了解伊朗,從巴列維王朝開始

圖片
圖片取自谷歌 前言:在學校的時候,身邊的伊朗小哥總是在跟我抱怨美國的總總不好之處,例如說:『這個沒有自己東西的國家/美國故意不賣東西給伊朗R/我現在是這國家的犯人RR』等,同時間,川普又一直實施經濟制裁。就好奇到底是怎樣的淵源才導致現在的局面呢?於是乎展開一小段的筆記XD 巴列維王朝(1925–1979) 如同標題所說,要知道現在的伊朗怎麼來,我們得先從二戰時期的巴列維王朝開始了解起,這個王朝就是由巴列維父子一起支撐過來的,但時間不長,僅走過短短 54 年而已,就是二十幾歲的少年人活到做阿公的年代時,國家就不見了的概念。這段期間內,巴列維王朝進行大量西化改革政策,抗衡英俄兩國威脅,並歷經多種革命事件,最後在宗教領袖何梅尼發動的大型示威活動下,結束了巴列維王朝的統治,也就產生後來我們認識的,由什葉派主導並厭惡美國的伊朗。 編註:在我看來,這王朝會倒掉,有一部份原因是接班人不夠接地氣,又執意恢復帝制,導致民意對不上,而且有西方留學經驗,並在多種事件佐證下,使得國王像魁儡政權一般,最後被宗教領袖推翻。另一部分則是石油。 李查汗國王 (執政:1925–1941,共 16 年) 圖片取自維基百科 概要:這位父親做過的事情很簡單,軍事政變掉之前的王朝,一上任就執行現代化政策,避免和英國與蘇聯有所來往,但是因為在二戰期間,錯估國際情勢,結果從被英蘇兩國要求開通道路,到被罷免職位,只經過六週的時間。 向德國取經,逃離石油公司的魔掌 比較多的問題還是在二戰時間的狀況,如同一開始所說李查汗國王一上任就大量執行現代化政策,例如說:興建鐵路,司法改革,興建公立學校,派遣學生歐洲留學,包括他兒子,據說現代化是受到土耳其英雄凱莫爾所影響,但我還沒找到這個關係怎麼來的,哈哈。為了要讓國家西化,李查汗國王向德國取經,國家中的不少交通設施也是向德國購買來的,同時也有其他貿易上的往來,最顯著的證明是在 1936 年時,有超過5000人的德國人在伊朗工作。 為什麼要跟德國而不是跟實力雄厚的英國取經???英國波斯石油公司長其跟這塊土地簽訂不平等合約,該公司挖石油獲取的利潤中有 16% 要撥給伊朗子民,什麼意思?當英國人賺十萬塊時,伊朗人只能拿到一萬六,更別提石油還是從伊朗土地上拿走的XD,這也不難理解李查汗國王有多麼想遠離英國的掌控,轉而向德國請求

何謂 Cross-Entropy (交叉熵)

圖片
圖源自: cross-entropy Entropy 介紹 這原本是用在表達化學平衡態的名詞, 藉以表達原子在空間當中的分布狀況, 如果原子分佈越混亂, 我們則說 Entropy 越高, 也就是資訊量越高, 越多不確定性存在, 因為有更多因素去影響我們原子的分布狀況. Entropy 引入資訊科技 Shannon 引入 Entropy: Shannon 首次將 Entropy 的觀念引入到電子資訊裡頭, 一樣用以表達資訊量大小, 例如說: 天氣有 sunny 跟 rainy 兩種狀態, 各自發生的機率會是 50%/50%, 這時我們用 1 bits 來表達天氣狀況資訊, 代表兩種狀態出現的機率。 可想而知, 當天氣狀態更多時, 例如 8 種狀態, 我們依樣可以用 bits 去做表達, 這個狀況就是 3 bits 去描述天氣狀況資訊, 這裡使用 log(8) 這項工具來描述。 當機率不再相同時 接下來討論機率不平等時表達 bits, 例如說: sunny 機率為 75%, rainny 機率為 25%, 我們可以說明日 rainny 為 2 bits 怎麼算的呢, 一樣使用 log 這項工具 -log(0.25) => 2bits, 反之, 如果是 sunny 也就是 -log(0.75) => 0.41 bits。那麼全部的天氣資訊是多少 bits 呢?資訊量會是 sunny 機率*sunny 資訊量 + rainny 機率 * rainny 資訊量, 也就是 75%*0.41bits + 25% * 2 bits = 0.81 bits。 Entropy 公式 這裡是 Entropy 公式算法, 感謝 Shannon, 越多資訊量你所擁有, 越大的 entropy 你會取得。 資訊量大代表什麼意思?也就是說越不確定的事情,裡面隱藏的訊息就會越多,舉例來說好了,今天拿出電腦按下開關時,會有這三種可能性發生,第一個是我的電腦可以正常開機的機率為 0.7,電腦無法開機的機率為 0.2,電腦開機就爆炸的機率為 0.1 ,如下表格所示 這個例子就夠直覺了ㄅ,我們可以看到充滿越多不確定性的事件,也就是越多資訊量的事件,會擁有越高的 Entropy,這樣就是 Entropy 在資訊科技當中的精神

AI人工智慧 — 常用名詞直覺地介紹

圖片
credit: asmag.com.tw 「何謂 dropout ?」 Dropout 是這樣的,今天你跟你的伴侶突然分手了,這時候你的心裡十分揪心,揪心到茶不思飯不想食無位的,那這個就是 dropout,因為他在你的生命中佔了很大一塊,十分重要的一塊,將對方從你的生活中突然抽離,彷彿是在你身上狠狠的割下一塊肉,這也就意味著,對方對你很重要。反之,如果對方從你生命中抽離,然後在心中毫無波瀾的話,這就代表他其實可有可無的。 「何謂 Maxpooling?」 Maxpooling 是這麼一回事,你今天同時跟很多個女生交往,一開始是先跟班上所有女生交往,有些來的來,有些談笑甚歡,有的意興闌珊,一個月之後,你和可以約出來的繼續交往,在一個月後,你縮減到只剩下三個女生,花花/泡泡跟毛毛,然後因為泡泡最正,於是乎你選擇跟他在一起,接著你轉身跟你朋友說,這個才是我的菜,這個就是 maxpooling。如果你挑選花花的聰慧,泡泡的美麗,毛毛的積極,三者合一作為理想中伴侶,這樣就是 mean-pooling。 「何謂 overfitting ? 」 overfitting 是這樣的,你有兩位朋友,胖虎跟小夫,他們兩個到了一家新開的麵店吃東西,一個禮拜後你問他們說這家店好不好吃,胖虎說禮拜一三五七的餐點好吃,小夫則直接回答很好吃。這個時候的你,比較願意採信誰的說法?這個晚點再回答我,讓我們把故事接著往下說,第二個禮拜後,店家換了菜單,你知曉他們胖虎跟小夫有去嚐鮮後,你又再問了一次胖虎跟小夫的意見,胖虎說禮拜二四六的餐點好吃,小夫一樣說好吃。下一次,你想體驗路上新開的餐廳時,你比較想聽誰的意見? 什麼意思?這代表 overfitting 的情況出現了,假設我們說評價本身是一種模型,那麼在這情況下胖虎的一定很糟糕,精準度一定很低,為什麼?你看,上禮拜說禮拜一三五好吃,這禮拜我ㄧ三五去吃,卻變得不好吃了,用數字上來看,0/7 的準確度耶,那麼小夫的就比較好嗎?也不一定,因為小夫講得很模糊,但又可以大略的表達出這家店好吃或不好吃的程度,這就是 overfitting。 「何謂 learning rate ?」 learning rate 是這樣的,就跟開槍一樣,數值越大的時候,每次左右橫移的幅度越大,例如說: